參與此活動之動機:
還記得去年離開前的晚上,培訓的孩子跑來問我聲:「老師,你會不會回來?」當時我真的無法回答出這個問題,畢竟這個問句縈繞在我心頭整整一個月的時間,未來的時間也那麼的不肯定。回台灣之後,隨著實習、辦成果發表,持續和泰北的學生聯絡之後,幾番掙扎,我決定再次回到泰北,繼續完成未完成的夢。就像王政忠老師說的:堅持0.01的改變,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去翻轉自己的未來。不斷反思之後,覺得應該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,協助這些在泰緬邊境沒有好的學習環境的小孩,有不一樣的可能,不是因為我們比較優越,而是台灣有很多人正在讓台灣的教育環境變更好,但是泰北地區並沒有人為他們努力,因為這樣,我願意再次回去。
參與前的準備與遇到的狀況:
因為這次擔任的角色是「領隊」,所以參與前準備一些行政事務,也努力學習如何擔任好領隊這個角色,以及學習反思帶領的技巧。遇到的狀況是因為我那時候正在實習,有很多時候都不太能參加,所以和團員有些許的距離感。
參與活動時你做了什麼事:
這次擔任的角色是「領隊」,從四月時就進行招募和面試,五六月進行志工培訓,七月進入培訓期,前期主要的工作內容是設計培訓課程的內容,並在課程結束後,帶領團員反思;後期是協助團員可以更了解要服務的學校,並協助團員撰寫合適的教案。
過程中令你難忘的事情:
整個過程中,最讓我難忘的是「情感的連結」。第一次到泰北服務時,和我感情最好的是我的朗讀培訓學生,另外,平常代課或是生活在學校,多多少少都有認識其他的學生,但因為相處的時間少,所以只有三分熟,慶幸現在是網路發達的年代,就算分隔兩地,我們仍互相聯繫。今年,再次踏上泰北的土地,其實心中有些害怕,害怕平常聯繫的人,感覺不一樣了,還好,感覺沒有變。和學生坐在教室裡談心,心又慢慢靠近,我們沒有因為距離,而有了尷尬,反而因為距離,更願意把心打開,去傾聽彼此的心情,情感的連結很奇妙,一年了,雖然我們隨著年紀的增長,更加的成熟,但我們還是原來那個我。
此行你最大的收穫是/參與後的心得反思:
角色轉換
再一次去泰北擔任志工,從團員變成領隊,歲月讓我們成長了,經驗讓我們傳承下去。第二次到泰北服務,內心還是充滿著期待,很感謝還有機會可以回到第二個家,一個月的服務時間,我非常地珍惜,因為不知道何時還能再回來。角色的轉換使我承受蠻大的壓力,除了很多的前置作業之外,到當地時,我們必須負責團員的安全以及協助校方的行政工作,幸好人都有承受壓力的擔子,隨著時間流轉,和團員有革命情感後,壓力逐漸變成助力,共同為這個服務奉獻自己的所能。
服務的角色定位
在這個學校,有太多的志工到來,多少有服務項目重疊的地方,只是,因為校方並無統整大家的服務內容,也沒有在出隊前彼此有良好的溝通,所以會變成彼此做彼此的事情,讓很多事情從簡單變得很複雜。我們把自己定位在「協助漢字文化節比賽」為主要的服務項目,輔以環境美化以及臨時代課上,但學校的老師養成了惡習,只要有志工到學校,就會選擇神隱,於是,我們接下一整個月的電腦代課以及主導了整個漢字文化節的培訓。這讓我們的角色變的很尷尬,而這樣的改變,我們總在反思的過程當中提出來討論,卻無法有的能夠阻擋這樣的情況。
我們是來當打掃工的嗎?
環境美化的部分,從宿舍裡面開始掃,然後吃飯完洗碗、擦桌子到打掃每一間教室、洗椅子、鋪路,最後打掃澡堂到垃圾等。這些看起來平凡不過的小事,卻是讓我們最挑戰的事情,因為這裡的衛生習慣,就想是民國初年的台灣,在打掃的過程中,心中總有很多的問句以及激烈的心情。不斷的思考後,我們做了環境標語,並隨著學校倡導的資源回收,我們鼓勵學生做好環境衛生,但是,效果真的很不彰。
我一直認為:處在這個環境中,自己會成為一個環境因子,但是人是一種主體,只要付出單薄的力量就能改善環境,但是,經過這次經驗之後,其實我們也發現學生們平常都會亂丟垃圾,而老師們也不太會制止,所以很多間教室其實都還蠻髒亂的。而且我們也思考過,其實身為志工,不該只是幫學生們維護校園環境,真正該維持校園環境的,該是使用這些設施的小朋友們。所以這個問題其實也困擾著我們團隊很久,很想教導他們自己完成維護校園的工作,卻沒有辦法把根深蒂固的習慣根除。
志工團像是觀光團
這裡的志工團多到令人傻眼,同時有五六個志工團都不會讓人多意外,如果志工團到當地,能夠真正協助到學校,其實並無傷大雅,但是,有些志工團挾帶著服務的光環,行著觀光之實,在學校內胡作非為,除了嚴重妨礙學生的生活之外,也容易進行不必要的活動,甚至是打亂了校方的節奏。我們的服務觀念是:在當地不會為做而做,會因當時的需求做適時的調整,以不打擾當地生活為主,順應當地的習慣與時間,並且以學生的作息為考慮的第一順位。所以在服務時,我們總是會想到很多面向,不會草率的辦理活動,我們希望的是,我們離開後,還能留下的記憶,而不是曇花一現的美好。
我還能做什麼?
服務到了第二次,我仍時常在想,究竟我們能夠幫上什麼忙?我們帶入了外來的文化,對當地的人造成衝擊,我們服務的時間是如此短暫,我們單方面覺得這些東西是對他們好,可是一直都不知道他們心中最真實的想法,他們會不會覺得討厭、排斥?或者,我們是不是在那邊占用了他們的資源,光是一群人洗澡,就要耗掉很多水,還有我們要吃的三餐,校方要深夜下山買菜,廚娘要伺候很多人的胃。其實來這裡的志工團隊,都想用一些方法來改革學校的制度,改革一些認為不好的地方,可是因為時間太短暫了,又想馬上改革,就會造成學校的學生和老師的適應不良,等到志工離開之後,學校又會恢復原先的模樣。
我的小想法
世界上最快樂的生活是,為了成為想要成為的人,去不斷努力的過程。在這兒,單純想為孩子們做最單純的事情,只想好好的陪伴,想讓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。我容易被感動,也容易滿足,也許別人不經意對我的好、也許一個最真摯的微笑、也許一個最溫暖的擁抱,我都會一直記得。謝謝孩子們對我很好,會跟我談心與分享,把我放在心裡,留一個位置給我,真的很愛很愛孩子們。世界這麼大,我們在人海中相遇了,我們有這個機會再次相聚在一起,究竟是這個土地喚回了我們,抑或是我們總情不自禁的懷念,最後仍回到了這片土地。繞了一圈,心中滿是見到你的感動,不停地迴盪在心中。每一張相片的回顧,都是我們刻苦銘心的記憶;每一個揮手的瞬間,已經開啟我們下次見面的想念。原來我們不懂的太多,而要學習的事情很多;原來我們能做的有限,但是我們的能力無限;原來我們都只是畫一個圓,然後再把自己關在圓裡面,但現在,我們開了條路,連結了彼此。服務這條路,沒有終點,期盼自己可以用謙卑的心,走在這條路上。